小两口新婚夜订礼金理财方案

 

     好多人把结婚收礼当作发财的捷径,殊不知有的礼金相当于"贷款",以后是要加"利息"奉还的。
  "结婚办喜酒,有时也可以看作是一次投融资活动。自八方亲朋的礼金会聚到你的手里,有些是婚礼的成本、有些是到时候就要还回去的’贷款’、有些是不需要还的’赠款’、有些是收回来的’欠款’……所以如何打理这笔钱,也是家庭理财的一件大事!"
  提出如此怪论的,是一位今年29岁的西南财大金融学士、某银行高新区支行的陆小姐。对于自己的那场浪漫的婚礼,小陆说:"我从来都不觉得结婚办喜酒这种事,有什么浪漫可言。不怕你笑,新婚那晚,直到凌晨两点我和老公都还在忙着算账呢!"
  办场婚宴收入五万
  小陆和老公早在春节前就扯了证,本来想两口子出国去度个蜜月就了事。但双方老人都不答应,非要出钱让他们补办个婚礼。
  2月26日,小陆和丈夫在石桥铺一家大酒店摆了30座酒席。晚上10点半二人回到家就开始数"胜利果实"。乖乖不得了,总共收了5.1万元。
  "喜酒自己没掏一分钱,那这就该是纯利了呀!"小陆于是兴奋地盘算起了接下来的消费计划。老公是小陆大学的校友,也在一家银行上班,对于理财似乎还更胜一筹:"先别高兴得太早,听我来给你算笔细账!"
  新婚夜分析礼金财务
  小陆的丈夫拿出"财务报表"---白天在婚礼现场,亲友给每位送礼金的来宾的姓名、金额都有详细登记。
  这51000元共由206位来宾送出,其中有近20%%的礼金是家里的亲戚、长辈、双方父母的朋友所赠,属于"无偿赞助"性质,不需要还(至少不需要自己还);约15%%是由于一些已婚了的朋友同事所赠,因为以前他们结婚的时候已经送过礼,属于"收回欠款";而还有65%%的礼金,是那帮还没结婚的朋友同事送的,人家以后结婚、生子、升迁时是要逐一奉还的(而且到时候可能送的金额还会相应增加一些),所以只属于"分期贷款"性质。
  这么一算,小陆明白了,看来收的礼金还不算纯利---至少有75%%的收入以后是要加"利息"还回去的。现在一口气把它花光了,无异于"贷款消费"。小陆说:"虽然我们两人现在月收入八九千元,但是每个月要交近2000元的房贷,接下来还打算要小孩、买辆车,现在手头只有十多万元的积蓄,钱可不敢乱花!"
  制订礼金理财方案
  再往深处想,亲戚、长辈20%%的"无偿赞助"表面上不用奉还,其实以后过年过节过生日还是要"还账"的;父母拿出的30000元酒席钱,也要在今后以孝顺老人的方式进行"报答"。如此算来,今天的51000元的礼金收入,意味着未来至少50000×(20%%+65%%)+30000元=72500元的支出。
  这么一想,两口子顿时觉得没了睡意,连夜开始拟起了"礼金理财方案":首先按照"预计归期"的时间长短,以两年为界,把51000元分成为两部分。
  经过分析,有30%%的礼金可能会在两年内还回去。这部分资金因为随时可能支出,所以首先要保证安全性,其次就是考虑流动性和增值功能。于是计划拿出15000元购买,随时可以赎回、并且年收益平均在3%%左右的货币市场基金。
  余下的钱,因为暂时无须拿出来"还账",所以决定购买一些风险小、收益较高、但周期一般较长的国债和封闭形基金。当然,两口子还留出了5000元,准备五一节再添点钱好好外出旅游一圈。
  这么一边算、一边记,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凌晨两点钟。
  还应多考虑情感价值
  听了上面的"礼金理财方案",理财师王萍笑言:"这两口子还真是’一对财迷’。礼金作为一种’非劳动意外收入’,将其用途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理财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把’送礼’、’还账’算得过于清楚,就容易忽视情感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