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影像创作者必修的编辑技巧
镜头画面怎么接,时间长度怎么定,
编辑技术就是构成的技术
影像编辑并不是单纯的把不用的部份剪去,把要用的部份连接起来的单纯作业。编辑的目的是透过构成的技术,使影像的表现凸显新的意义。因此编辑是充满挑战而有趣的工作,也是一个很知性的谜题。同样的素材交由不同的人编辑,就有不同的结果产生。构成的表现正是作者能力的表现。编辑是”感性的技术”,而非”感性的魔术”。”感性的判断并非编辑的全部,它必须具备编辑的技术。
理想的编辑是使人感觉不到编辑的存在
好比我们观看一部影片,你觉得过程很顺畅,就像看一处连贯的风景般。这样的编辑就是理想的编辑。剪去不要的部份以后会产生不连贯的画面,如何把这些不相干画面巧妙平顺的衔接起来,这就是编辑的技术。很多时候我们用感性的眼光剪接影片,却无法编辑出顺畅的影片。
编辑有它的基本原则,并非凭我们的直觉随性的剪接就能完成。剪接点cutingpoint会产生对立与融合的不同状况,也就是两个画面相接合时会有顺畅(融合)和异样感(对立)的差异,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造成异样感的原因又是什么?
跳接
我们用一个人5秒钟步行的画面来想象,如果我们剪掉第2秒的30格,影像会如何变化?步行的人在第二秒时会突然向前跳,此时观赏影像的人就会有"异样感"。在一连贯的动作中,剪去衔接部份,产生跳动现象,这种剪接叫“跳接”(Jumpingcut)。譬如,有一个人正把各种物品放入行李箱,在一连贯的动作中,如果使用跳接将会比不经修剪的原始毛片,不但节奏变快,而且会频频跳动。上面所举的例子,实际上已令人产生了异样感、当然无法流利自然的连接。所以如非为了持殊的目的和需要应尽量避免使用。
编辑的基本NO.1
为了使影像的流动避免产生不协调的异样感觉,编辑的基本首要原则是:不要用大小和位置不变的同一被摄体以卡接(cutin、cutout)的方式来衔接。同一大小和位置不变的被摄体卡接,视觉上会产生连续性中断(不连续)的”跳接”现象。
进一步的说,除非为了强调连续镜头之间关连性的强度,和表现某些特殊的意义。要使影像自然顺畅的流动,最好避免使用这一种剪接法。拍摄人走路的的镜头,我们通常不会采用抽格。但我们会不经意的以相似的的镜头衔接,在不知不觉中犯了跳接的错误。
譬如我们拍摄八挂山大佛,
解决跳接的对策
最单纯的对策是,首先把前镜头和后续镜头影像的大小差异加大。也就是近镜后接中景,中景后接长镜,长镜后接特写。不要使相同大小的影像连接在一起。这种大小不同的连续镜头,可以使“不连续感”和“不愉快的异样感”得以一举解除。
用最大的差异,明快的处理连续的镜头,使观赏者在许多镜头中感受到其中的连续性和顺畅感。人对“含糊的差异”有不愉快的感觉,对“明确的差异”较能接受。后者对编辑的节奏感和顺畅感具有很大的功用。
如果因事实的需要,必须连续使用同一大小的影像时,前镜头和后续镜头之间可以加入“桥接镜头”(bridgecut)。也就是在两个相似的镜头中插入一个迥异于前后两个镜头的画面。正如字面上的含意,桥接镜头是要制造前后有关连的两个镜头的差异性。就像文章的句点一样,把两个相似的镜头分开。以八挂山大佛为例,前镜头是中景的大佛正面像,后续镜头是中景的45度像,这两个相似的镜头的连接产生了不自然的跳动。如果在两镜之间插入一个信徒拜拜的镜头,影片将变得较顺畅而富变化。
在编辑的工作上有许多必须考虑的问题,其中之一是:从人类视觉特征的基本判断。如果能够具备充份的编辑知识,对摄影时镜头的运用和选择也有莫大的帮助。有了编辑的经验,在拍摄过程中对重要的被摄体选择不同的大小和位置来取镜。有了这些丰富的素材,编辑工作就额外的轻松顺手。编辑可以影响摄影,摄影也可影响编辑。
信息量和画面长度的关系
画面的时间长度和流畅性是具关连性的。如果每一个镜头的时间都一样长,节奏感完全一致,很多时会使观赏者感觉单调乏味。如果把连续画面的长度巧妙大胆的加以变化,就有较强的节奏感,使观赏者容易感受到。并非所有的画面都以机械式来制定长度。从来画面长度就有“适当最好”的说法。但到底多长才算适当呢?
以前,如果你拿这个问题去问影像编辑者,他们通常给你的回答是,画面能达成它的任务的时间就是“适当时间”。譬如我们拍摄从黄昏到夜晚的片断,此时必须有满月的画面。到底这个满月的画面要多长?或许是2秒,或3秒。如果没有特别要强调,通常都不会超过5秒吧。这个满月的画面是在表示夜晚的到来,对于传达此项讯息所需要的信息量的长度如果只需2秒或3秒就足够,那么这一段时间就是所谓的”画面能达成它的任务的时间。
还有,在一般情况下,以固定画面影像的大小为例,近镜所需时间较短,长镜(广角)较长。这是以不同画面所提供的数据的数量的观点来说明的。近镜时数据数量少而明确,观众在短时间内就能接受信息的内容。长镜时数据数量多而复杂,观众要了解数据的内容必须花费较长的时间。例如以近镜拍摄一个人家的姓名牌(
如果以广角镜拍摄,它所包括的数据量会增加,包括这个房屋的方位、面宽、结构、形式、邻家的状况等等都会传达给观众。当然,只拍摄姓名牌也许只要2秒,拍摄房屋全景则要3秒到5秒,如果把两者的时间对调,这个编辑的结果就会变得很奇怪。简单的说就是近镜时间短,长镜时间长。编辑的目的是要准确的传达信息,因此必须配合合理的“适当时间”。
编辑跟着意志走
本文开始时曾经提过,编辑是构成的作业。编辑者为了既定的目标和意图,可以打破摄影素材的先后顺序重新编排影像的结构,所以编辑就是影像的再构成。这里最恼人的是第一个镜头(firstcut)到底要如何安排。
基本上最具主题性的镜头就是第一个镜头,主题镜头就是可以传达主题精神给全体观众的镜头。主题镜头因负有任务,因此如以固定画面(fix)而言当然使用的是长镜头,因为长镜的画面能提供较多的信息。影像舞台要表现的内容也可很明确地传达给观众。
其次,和上述相反的是,以象征性的镜头作为第一镜头,用来诱导主题镜头的出现,也就是缓缓的把观众引进到趣味的舞台中心。(倒置法反传统顺序的逆向导引法)构成可以左右作品的内容,这在一般的标准化影片中是难于看到的。
旅行的影片一般都是依照时间的顺序来编辑,其实如果你省略出发时的片断,从到达目的地开始编辑,这一点也不奇怪。也有很多作品是把旅行最重要的部份拿来作开头。电视台制作的旅行节目也大多采用这种方式。结婚记录片也不一定从枯燥的新娘化妆开始。如果把过程中最感人最温馨的画面放在第一个画面,这支影片就有较强的吸引力。
有些纪录片是从现在的状况追溯到过去发生的事。纪录片最基本的是要保持客观的观点。但现在也有用戏剧的手法来表现的方式。也有影片开始时只听到声音,眼前什么也看不到。这是声音导入法。
编辑前你如果肯多发点心思去构思,你会有较大的收获。好的开始是
反操作(Re-action)
在构成影片时采取某些保留的片断,可以增加影片的神秘性。一支欣赏红叶的影片,开始时没有任何红叶的画面,只看到人们在观看、拍照、赞叹,手指向上方的种种不同的表情,以此来诱导观众期待看到后续发展的好奇心。当美丽的红叶一幕幕展现出来时,开始酝酿的气氛使观众对主镜头给予最大的注意力。
此外,为了强调红叶的美,编辑时可选择众多游客的面部特写,藉感动的表情间接描写红叶之美。这就是反操作(re-action)的手法,反操作也是构成的重要因素。
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
编辑时意识上可分为“主观镜头”和“客观镜头”。大体上主观镜头是近镜、手持摄影机拍摄、镜头在低角度,或是多种特殊的要素混合。客观镜头是长镜头、使用脚架、高角度拍摄(神的视线)。这是最客观的镜头使用方式。
有AB两人对话时,拍摄A的单独镜头是主观镜头。(B之所见),AB二人同时入镜或是透过A的肩膀拍摄到B时是客观的镜头。一般拍摄人谈话的镜头都是从客观的画面开始,等到两人进入深谈时再转变成主观的的镜头。拍摄类似游行、迎神、等活动也是利用相同的方法。开始时使用三脚架拍摄几个长镜的画面,这是客观的镜头。在整体状况都交待清楚后,随即拿着摄影机进入人群中,捕捉各种动态的画面。这是主观镜头。观众有如进入人群中去感受临场的感觉。这种微妙的变化,可以使观众有移情的作用。这是摄影配合编辑,使影片的构成表现有深度的一个例子。
镜头的结合
如果以摄影和编辑之间的相关为重点来思考,前镜头和后续镜头的顺利连结需要两者相配合。虽然许多画面都是独立的,衔接时常常发生对立的现象,但也并非不能取得“融合”的效果。这里的关键是“共通项”和“类似性”。如果A和B的衔接是对立的,但A和(a)却有融合的要素,而(a)和(b)有共通项,那么A(a)(b)B的连结就没有问题。
用一个实例来说明
譬如我们拍一间庙宇,A是庙前广场上的一只石狮子的特写,(a)是石狮子的全身和背景的一棵老榕树(b)是老榕树和树后面的庙堂,B是庙堂。连续画面如果有“共通项”A、(a)、(b)、B就能融和连结。如果影片是以演出的方式拍摄,就可以事先设计使用较大胆的手法。
下面举个例子用六个镜头来记录男女约会
第一镜:一个正在等人的女生的半身镜。
第二镜:近写女生看手表
第三镜:手上手表的大特写
第四、五镜:一面看手表,一面急着赶路的男生
第六镜:迟到了的男生,向女生鞠躬道歉。
看到第三镜的手表特写,大家都以为是女生的手表,其实它是男生的。用这样的连结也可以使前后连贯,感觉上顺畅。手表是两人的共同项。
再举个例子
第一镜:一个男生喝了一口可乐,然后把可乐瓶子拿向左侧,瓶子出了画面。
第二镜:另外一个场景,一个女生伸手出了右侧画面,拿进来一瓶可乐。
第三镜:女生喝了可乐,像男生一样拿可乐瓶伸出左侧画面。
第四镜:不同背景的场所,一个小孩从右侧画面外拿进一瓶可乐
这里可乐瓶是共同项,本来不同时空的场景都可以透过这个共同项连结起来。
有关类似性的结合我们用相似形来说明比较容易明白。
譬如人的脸>>>眼睛的特写>>>满月>>>从上方俯瞰的杯子>>>在杯子里倒入啤酒>>>同一俯瞰角度看到的圆盆里的啤酒……像这样完全不相关的物品靠相似形结合就不会有唐突的异样感。
在剪接时用共通性作为缓冲材,是编辑的一般常识。因此为编辑预作准备的摄影工作就变得很重要了。
转场效果的运用
在编辑时产生的对立镜头有些可以用溶接overlap(OL)来减轻,fade-in(FI)fade-out(FO)在影像表现上虽有些拖泥带水的感觉,但对冲突却有缓和的效果。巧妙使用转场效果在非线性编辑风行的现在已经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了。但有些人并没有考虑OL前后素材的性质随意使用,有人甚至整部影片都放满特效,因而造成影片内容变质走样。
每一种转场特效都有它的特殊功用,过度使用、错用或乱用会伤害影片的内容。影片的格调也会庸俗化。一支影片的开头一旦使用了OL或FI/FO来代表时间的经过,那么后面再使用同样的效果,观众就会感到迷惑。
譬如,在旅行的第一天结束和第二天开始之间用OL来连贯,基本上没有问题。但如果在第一天的各项活动中就已经使用了很多OL,观众对旅行进入第二天的事就无法理解了。因为OL的滥用把时间经过的表示混淆了。
当然,你可以使用字幕补救。但是影片的表现,最优先考虑的是影像而不是字幕和特效或旁白。如果第一天结束和第二天开始之间插入“夕阳”、“夜景”等画面来表示时间的经过,观众就不会弄不清楚了。要避免过量使用、滥用、混用特效,以达到有效使用特效的目的。
情境的描写技术
描写特殊情境的变化所使用的画面常和一般的画面有所区别,例如使用破水平、倾斜镜头的常被拿来使用。有时用模糊焦点(outfocas)或以
对事情的描述以影像代替旁白较能吸引观众的兴趣和注意,观众也比较能保留记忆。在采访过程中提到的语言如能使用实际的影像表现效果会更佳,譬如谈到下雪的日子,画面立刻呈现雪景。所谓语言不只是指字幕或旁白,善于使用“影像语言”才是影像编辑者的真本领。
重要的尝试错误
编辑有多种基本的形式,技术层面也很深奥。我们不止要了解最具实用的基本形式,更需要细心的研究、探索并实践新的流行技术。利用排列组合尝试各种变化。使用相同的素材反复作微妙的调整,有时也可以把原来不理想的组合变成优秀的作品。
编辑工作无法把劣质的素材变成优质的影片,但是它可以使优质的素材变成成庸俗的作品。编辑和摄影是一体的两面相互依赖。只有两者密切配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
非线性技术的发明,编辑环境起了革命性的改变。使用非线性编辑最大的好处是可以运用“尝试错误”的方法反复的调整编辑。非线性编辑在影片创作上的贡献真是难以计数。(全文完)
编者记:到此,业余影像创作者必修的编辑技巧就全部介绍完了,希望通过这样的介绍,能给那些业余影像爱好者们带来帮助,制作出满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