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典即作品 新人是明星
光彩照人的婚礼主持人只是殊晓岚的一面
参与为“神六”飞船功臣组织的集体婚礼,促使她进入婚庆行业
从北大硕士毕业,殊晓岚有了新追求
自拿主意 一人复习只为考北京 人生跳跃 医科学生闯进文化圈
多谋善断 大片宣传常出兴奋点 严谨奔放 两种状态都是真性情———
素色上衣、碎花长裙、妆容精致、嗓音甜美,殊晓岚给人一种亲切感,这恐怕与她现在的职业有关——婚礼策划兼主持人。殊晓岚还有个自己取的名字叫蓝枫,她说:“枫叶都是红色的,蓝色枫叶象征追求创意、追求变化、冷静与激情并存。”这也正是她自己的写照。
人物档案
姓名:殊晓岚
职业:文化创意公司经理、婚礼策划兼主持人
性格:开朗、执著、热情
爱好:与人交流
特立独行 就为去北京
镜头:
高大、挺拔的白杨树下,金色的向日葵在微笑,徐徐清风,啾啾鸟鸣。一个小姑娘在白杨树下支起茶几,一会儿埋头演算,一会儿高声朗读。别人以为来了个怪人,妈妈听了忙解释:“那是我家晓岚在复习功课。”
殊晓岚出生在甘肃一个小县城,父母都是老师。高考第一年,她考上了一所大专,但她却把志愿给退了,这在当地轰动一时。
距离高考还有两个月,她又做了件别人不敢干的事——离开教室,自己复习。殊晓岚说:“我那时有点特立独行,觉得冲刺之时更需要的是自我完善。通过和班主任商量,最终决定自己独立复习。”
高考成绩下来了,殊晓岚比前一年提高了126分,成了当地的状元,如愿考上了北京医科大学(现北大医学部)。“当时专业挑选的余地并不大,一心想到北京见世面。大家都说女孩子学医比较好,就报了医科大学。”没想到,这一决定竟让初到北京的她苦恼一时。
改掉乡音 成了活跃分子
镜头:
大学毕业典礼上,殊晓岚代表全届同学上台发言。她落落大方、口齿清晰,再不是几年前沉默、羞涩、满嘴家乡话的小丫头。“我的成绩并不是最优秀的,但老师认为我综合素质比较好,让我上台发言。这对我富于戏剧性的大学生活是一种肯定。”多年以后,殊晓岚仍心存感激。
殊晓岚把1991年到1999年划分为一个阶段。这几年,她在医学院药学专业学习,在医院当药剂师,但她并不认为那段时光虚度。“医学院培养人严谨、认真的态度。我现在的公司经营、策划主持工作从这种教育中受益匪浅。”
初到北京,殊晓岚的喜悦情绪很快被失落所取代,她觉得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失望、迷惑、痛苦天天折磨着她。渐渐的,她发现自己对文化类的东西感兴趣,虽然那时还没有明确的目标,但与专业相比,她更喜欢策划活动、参加演出等。经过思想斗争,她决定业余时间有计划地发展业余爱好。
大二时,殊晓岚开始买书、上学习班,如饥似渴地学习播音、主持、编辑、采访等感兴趣的东西。同宿舍北京女孩家的录音机成了殊晓岚的专用品——她用磁带录音播放,再让同学帮她找出讲普通话的不足。天长日久,一个当初满嘴乡音的女孩,竟然慢慢成了学校广播电台口齿伶俐、语言流畅的主持人。每天中午,她主持的电影资讯和影视花絮,成了同学们津津乐道的时尚话题。
殊晓岚成了学校里的活跃分子,策划小品、表演话剧、参加合唱团、当主持人……她不放过任何一个与别人交流的机会。她已隐约意识到,这些积累将与自己未来的生活息息相关。
筹划大片宣传 北大深造学习
镜头:
笔直的乡村公路把稻田一分为二,这边热火朝天在插秧,那边紧锣密鼓在收割,水牛在一旁打盹,空气中弥漫着原野的芬芳……殊晓岚和同事们正驱车疾驰在南方的公路上,他们要给这些忙碌的农民们送去电影。
殊晓岚说自己的偶像是杨澜、董卿、亚宁、朱军、白岩松……他们都依托自己所在的平台,凭借自己的能力,驾御一个个重大场面,这一点令她非常羡慕与敬佩。
1999年,她毛遂自荐到北京区级广播电视局做了编辑、主持人,接着她又到广告公司做电视广告。她不断变换工作,直到进入中国电影集团公司,负责电影媒体的整合推广工作。
在中影工作,首先要“换脑”。电影对于她已不再是普通的休闲方式,而是一种文化产品,更是一种媒介平台。她看电影时要考虑导演、明星、档期、卖点……领导不停告诫他们:“不要玩儿着看电影,要考虑市场,要琢磨。”殊晓岚牢记在心,这一琢磨就真琢磨出了事。
因为学医药出身,殊晓岚联系到了云南白药集团公司,通过策划提案,最终促成了中影集团、白药集团联合送电影下乡的大型活动。2000年到2002年,该活动在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20多个省120个县,为千万观众送电影12000余场。这是殊晓岚参与策划的第一个大型活动。
接着,她又成功策划“黑客帝国系列”、“指环王系列”、“哈利·波特系列”、《英雄》、《十面埋伏》、《天下无贼》、《手机》、《恋爱中的宝贝》等电影的营销推广活动,并策划主持了几部进口影片的首映式。
就在她工作得如鱼得水之时,她又作了一个新决定。殊晓岚考入了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同等学力硕士研究生班,利用周末上课,学习传播学。第二次走进校园,殊晓岚非常兴奋,市场调查、广告、公关、新闻、传播学……这些知识都是她喜欢并且迫切需要的。她说:“学医药让人严谨、精密、细致,学传播则要求人灵动、自由、活跃,这给人两种不同的气质。做策划既需要严谨可行的执行考虑,也需要天马行空、自由奔放的思维。”
2006年,殊晓岚如愿取得了北大硕士学位,她形容自己就像生长了新的羽翼,有了专业背景的支持。
电影模式运作婚礼
镜头:
电视台的主持人难为她:“两个很胖的新人结婚,你为他们主持婚礼,但不能说胖。”殊晓岚稍加思索:“新人正步入著名的万米浪漫草坪。上周,日本相扑冠军和他的妻子在这里留下12.16厘米深的脚印,今天,这对新人留下了12.99厘米深的爱情足迹,这寓意他们的爱长长久久!”
从1999年起,殊晓岚就经常被朋友、同学拉去策划主持婚礼,因为她为人开朗,又有组织能力。后来一算,她竟然策划主持了几十场之多。
2005年,她参与了为“神六”飞船功臣组织的集体婚礼,担任策划组核心成员兼主持人。从天而降的飞艇带着12对新人的结婚证、“天作之合,天长地久”的祝词都出自她的创意。
殊晓岚发现,创意婚礼可以把严密的过程和奔放的想象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就像学医药的她热衷与人交流一样。她又找到了新的方向,于是她决定到婚庆公司担任婚礼策划兼主持人。
现代婚庆是个新兴产业,没有太多系统理论,没有教材,主要靠实践,靠个人创意。基于5年的电影活动策划经验,殊晓岚有自己的一套独特理论:“以电影的模式运作婚礼,以作品的态度打造婚礼。”
她认为婚礼是人生盛典,新娘新郎正是明星,婚礼要采用“明星制”,婚礼运作要有“班底”的概念。她要做的就是和新人深入交流,为新人提供创意,实现新人的婚礼梦想。
2006年一年,她策划了近百场婚礼,并主持了其中的49场。像她这样既长于策划又上台主持的人并不多。2007年初,她应邀参加了一档创意婚礼的电视节目,并最终得到婚礼策划主持“能人”的称号。今年3月,她创立了一家文化创意公司。
殊晓岚简单而快乐,工作之余,就去图书馆看看书,去体育场打打球。今年回老家时,她和姐弟联合为父母策划拍摄了一部短片,向父母送上了一份特别的礼物,也为父母呈现“充电学习”之后的成果。
采访手记
她总想飞得更高
殊晓岚习惯讲一个词——镜头,常说“我给你描绘一个镜头”。这也许与她从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电影策划有关。她说自己有两个状态,一个是穿着牛仔裤、提着笔记本电脑,风风火火奔走的策划状态;一个是精心修饰,手持话筒,仪态优雅的主持状态。对于这两个状态她都喜欢,因为那都是她自己。
在她的办公室,有一张醒目的大照片,一袭简约冬装的她正侧首沉思。这是她最钟爱的照片,她说自己喜欢思考。她是个永不满足、不知疲惫的人,她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总想飞得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