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时代的幸福婚姻到底值多少钱?

 

  北京已经进入金九银十的婚礼高峰,如今的新人结婚产生的消费到底有多少?商务部商业改革发展司、中国国际婚博会全国结婚产业调查统计中心即将发布的《2006-2007年中国结婚市场发展调查报告》显示,全国结婚消费总额高达15000亿元左右,而由于住房成本的高涨,一对新人的结婚消费总额相当于4年工资总和。目前8成以上的新人结婚消费需要靠父母支持。

  结婚消费拉动GDP增长3%

  结婚消费和GDP的关系如何?在这份最新的产业报告里首次摸清。调查显示,每年全国结婚消费规模对整个国民经济的拉动力度更令人震撼:2006年全国结婚消费总额高达15000亿元左右,加上其对第一、第二产业的间接拉动约12000亿元,整个结婚产业的总体贡献率大约为13.36%。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结婚直接消费总额为2010.66亿元,购(建)房消费总额为2587.18亿元。从今年上半年看,结婚消费仍在有增无减。

  家居支出占消费大头

  对我国6万对新婚人群的结婚消费项目计划额度调查发现,2006-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每对结婚人士平均计划消费额度状况为:婚纱摄影3879.52元,珠宝首饰6052.53元,婚纱礼服1891.37元,婚礼策划7961.46元,喜宴服务(不含酒水)1014元/桌,新居装修55739.96元,蜜月旅游10823.37元,家用电器17504.45元,家具17361.3元。如果按照喜宴20桌计算则这些结婚消费额已达14.15万元,扣除部分人士某些项目的选择性消费,结婚直接消费的加权平均为12.66万元,不含购房/租房消费及部分新婚人士的购车消费。上海、广州、北京等大城市的结婚消费已经远远超出这个数字。

  双收入4年勉强够结婚

  结婚消费中购房支出占很大份额。调查表明,我国城镇每对结婚人士平均购房支出为16.29万元,明显高于结婚直接消费支出的12.66万元。同时,通过对6万对城镇居民新婚人群的调查发现,一对夫妇加权平均月收入为6249.1元,其购房支出的16.29万元,是月收入的26倍;直接结婚消费支出12.66万元是月收入的20倍,其结婚消费总额相当于4年工资总和,远远超出了新婚青年自己的支付能力。

  结婚消费的支出如此之高,结婚人士双方除了必须动用自己的多年积蓄外,大部分都离不开父母的支持。结婚消费调查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全国城镇结婚消费中,有81.6%的结婚人士得到了父母们不同程度的财力支持。他们获得父母支持的程度为:49.22%的结婚人士获得20-60%的支持;还有14.35%的新婚人士,其结婚消费的80-100%是由父母资助。

      别让婚庆消费成为“甜蜜”的负担

      切入现实,我们不难发现,商务部发布的这一调查结果——中国新人结婚平均花费超12万,其实一点也不“夸张”。拍婚纱照、买金银珠宝、办酒席、婚庆公司的各项婚庆服务、蜜月旅游……这样一笔笔算下来,没有几万块根本就结不成婚。而只要稍稍“好面子”一点,消费数目还会急剧上涨。

  婚姻高消费,在当前的中国,是一个不需要辩论的事实。大众的虚荣,在商业运作的推波助澜下,一一化为大把大把的钞票向高消费的高山上节节攀升,至今也没有看到一个顶点。心怀鬼胎的商家以种种绞尽脑汁的“特色产品”作为诱惑的幌子,不断地发出“振奋人心”的鼓噪——消费时代的幸福婚姻到底值多少钱?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当“面子”的欲望被消费无节制地放纵起来,当幸福婚姻与财富多寡划上隐性的等号,我们就跳入了市场利益驱动下挖掘的一个个消费陷阱。被透支的不仅是财富,还有婚姻价值的理性祈愿。同时,我们也因非理性的庞大物质消费,最终也将被自我的心灵拷问捆绑在浪费社会财富的道德十字架上。

  真正幸福的婚姻,来不得半点虚幻。对于一场婚礼而言,漫天的鲜花、飞舞的蝴蝶、豪华的迎亲车队、鲍鱼海参的婚宴等确乎是“有价”的,价格越高会让你更体面、更满足;但对于婚礼后的漫漫婚姻生活来说,这些一文不值。幸福与否,与此无关。置于传统文化的语境下,结婚是“终身大事”,渴望以一个称心如意的婚礼为婚姻生活拉开幸福的序幕,属于人情之常。但,这需要节制和理性。盲目的跟风攀比,结婚的新人就会沦为婚礼这种仪式的奴隶,未来,会在平淡的婚姻生活中一点点吞咽结婚高消费结成的酸涩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