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费用 25年增百倍多
1983年城镇青年结婚费用仅为1991元 2007年直接和相关花费已达27万多元———
今天的青年男女们结婚,照婚纱照、请酒席、出国旅游早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新人们结婚时更关心的,是能买哪个地段、多少平方米的房子和买什么品牌的汽车。
可如果问一下我们的父母亲,他们结婚的那个时代,多数新婚夫妇,结婚时只要能有一间属于两人世界的小平房,放上一张双人床、一个柜子、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就足够了。
可很多新人却连这点起码的要求都得不到满足。
有关部门曾对部分北京城镇新婚夫妇的结婚花费进行过比较,结果相当惊人:新人们的结婚费用竟然在25年间增长了100多倍。
■专家说法
结婚费用越来越高
据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住户处处长王军介绍说,根据《人民生活志·北京志》,20世纪90年代,很多人开始追求把婚事办得隆重气派。
除了装饰新房、选购家具和全套家用电器外,有的人还购买了电脑、音响;迎亲送亲一般都租或借用小汽车,少则三五辆,多则十几辆,结婚仪式、结婚喜宴都要办得热热闹闹。
许多人开始选择由婚庆公司为其提供婚礼主持、婚纱、录像等全套服务。还有不少年轻人,不顾家庭的经济状况,结婚追求高档次,花费过大,父母负担沉重。
专家分析说,结婚花费一般可分为直接花费和相关花费。
花费可分成两部分
直接花费包括:婚纱照、婚宴、烟酒喜糖糕点、婚礼摄影和摄像、接亲爆竹礼花烟火、新娘化妆和租用礼服、迎亲车队、结婚典礼会场布置、购买金银首饰、购买服装、购买床上用品、购买化妆品、蜜月旅游以及其他结婚消费。
相关花费包括:购买新房,房屋装修,购买家具、家电和家用汽车等消费。
不少高学历者晚婚或独身
王军说,根据调查,20世纪90年代初,早婚现象有所抬头。1990年,平均初婚年龄降为24.66岁。早婚者中,有近95%的人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下。
与此同时,却有不少知识层次较高的青年男女,为追求学业和事业而晚婚,这部分人的初婚年龄一般比法定结婚年龄推迟四年左右。
而且,在一些大龄男女中,还出现了独身倾向。他们为追求事业有成或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愿有一份家庭的牵挂。有的则执著追求“理想婚姻”,遇不到知音,宁肯不嫁不娶。
北京青年初婚年龄变化
上个世纪60年代:为24.8岁
70年代初:推迟到26.7岁
80年代初:为25.33岁
90年代初:早婚现象有所抬头,1990年,平均初婚年龄降为24.66岁
到2005年:又延迟为26.05岁
婚礼演变
20世纪50至60年代 由于当时物质比较匮乏,人们的收入也较低。简单、节省、朴素成为那个年代婚礼的主流
“文革”期间 提倡“破四旧,树新风”,举行“革命化”婚礼。婚礼只备有少量糖果、瓜子、香烟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人们结婚的物质要求也越来越提高,包括家具、自行车、手表等
20世纪80年代中期 兴起了旅游结婚,不少城市新婚青年,选择去风景胜地游山玩水,举行既浪漫又潇洒的旅游结婚
20世纪90年代 结婚讲究排场成风。装饰新房、选购家具和全套的家用电器,有的人还购买新房
婚姻制度重大演变
古代 在封建宗法制度下,婚姻重视门第和财富。男女婚姻要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为妻纲”是夫妻关系的准则。许可一夫多妻。
1949年初 中共北平市委成立北平市妇女工作委员会,把对封建的婚姻和家庭的改造,作为该会的最重要工作之一。
随后宣布以《晋察鲁豫边区政府婚姻暂行条例及实施细则》为依据,进行婚姻登记与管理工作。
1950年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解决了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婚姻问题。自由恋爱、自主结合的婚姻观得到广泛认同。实行一夫一妻。
1981年 实施第二部《婚姻法》。基本原则是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实行计划生育。
随后,城乡居民婚姻观念发生改变,不再认为妇女应该待在家中相夫教子,不再把离婚视为可耻。
老北京姻故事
■故事之一
结婚亲友多送钢笔
20世纪50至60年代结婚时,公家租给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子,再借一张双人床、一张桌子、两把椅子,自己买些锅碗瓢盆等日用品,添两床被褥,男女再做一套新衣服,两个人的婚事就筹备妥当了。
同事间一般不送礼,亲友大多送支钢笔或送个脸盆等作为礼品。结婚照都是黑白照片,有的由照相馆在照片上用彩色加以修饰就是彩色照片了。
结婚仪式十分简单,同事们到新房去祝贺,吃点糖果、抽支烟,热闹一阵子,一个简朴的婚礼就完成了。
■故事之二
婚礼前先唱歌
“文革”期间, 婚礼多选在节假日,新房正中悬挂毛主席像,桌子上摆着《毛泽东选集》。
新娘新郎身穿绿军装或蓝色建设服,胸前佩戴毛主席像章。婚礼首先是集体唱“大海航行靠舵手”,其次是新人向毛主席像三鞠躬,并手捧《毛主席语录》表忠心,再由领导讲话。
■故事之三
结婚要有36条“腿”
20世纪70年代末,结婚兴起数“腿”(家具的腿)之风,结婚要有36条“腿”或48条“腿”。
80年代初,除了数“腿”之外,还要有三转(缝纫机、自行车、手表)一响(收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