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病叫婚前恐惧

 

      女人说:“婚姻像包围在我身边的一眼不可测的深井。我可以跟他相守一辈子吗?我能跟他的家人相处得好吗?婆婆会不会对我要求很多?”

  男人说:“我有多爱她?我愿意为了她放弃单身生活的自由吗?我愿意因为结婚而改变以往的生活状态和朋友圈子吗?”

  一想到结婚 有人就害怕

  范小姐已经三十好几,两年前,她突然遇到了一个很爱她的男人,对方条件不错,对她也真心的好,这让范小姐的内心多年来头一次有了真正的感动。不过范小姐一直认为对方不是自己喜欢的类型,所以很犹豫要不要接受他的爱意。不过,几乎所有的闺中密友却一直在吹耳边风:这个男人一定会是一个好丈夫,你如果不选他,这辈子就再也找不到像他这样爱你的男人了。双重攻势下,范小姐终于在某一天答应了对方的求婚。但感情看上去终于有了归宿的她之后却变得郁郁寡欢,不爱说话,还经常一个人跑去外地旅游。最近,范小姐提出离婚,因为她觉得“这样的婚姻真的只是感动,而不是爱,而自己再也不能这样过了”……

  专家分析:

  有时候恐惧是内心真正需要

  虽然男方条件好,但并非女方所中意的类型,只是因为外界和年龄的压力,女方最终在现实与理想之间选择了妥协,而在妥协后,自己心里并不接受这个人,内心的焦虑可想而知。朋友的说法其实是“为了结婚而结婚”,婚姻的前提还是感情,尤其是对于自身物质条件已经相对出色的白领女性来说更是如此。因为压力而选择婚姻,这个前提就错了。

  外在条件毕竟还是次要的,好好考虑一下,对方是否是自己真正喜欢的人,是否值得与这样一个人共度一辈子。只有自己心里最明白,之后再做出抉择。这也是告别恐婚与焦虑的唯一办法。要注意,不是所有婚前恐惧一定是负面的,有时候它或许正是你内心的真正需要。

  大龄女青年遭遇感动爱

  恐婚NO.1

  婚前恐惧症是种流行病

  上周四正好是西方的情人节。与往年一样,选择在这一天告别单身的男女比平时多出一倍甚至数倍。然而,也正是这个为爱人亲手戴上结婚钻戒的大好时机,却让另一些人感觉到担忧甚至害怕。是钱钟书的“围城”理论影响太深远?还是觉得为了一棵树放弃整片森林实在太可惜?也许,决定走入婚姻这一步,真的不那么简单。就像一个自由职业者要到一个朝九晚五的岗位上班一样,他(她)的心理是复杂的。

  心理专家、浙江医院副院长于恩彦说,婚前恐惧症这个说法近年来被越来越多的健康及社会学者所关注。事实上,很多人并不是对结婚持有恐惧心理,而是在心理上并未完全接受婚姻的状态。

  今年27岁的“准新郎”小于,将于本月底步入婚姻殿堂。本该甜蜜忙碌准备婚礼的他,现在却天天拉上周围朋友和大学同窗每日陪他吃饭聊天,甚至连未婚妻都刻意躲闪。他对未婚朋友的招之即来露出羡慕之情,而已婚朋友前来赴约却要向家人打招呼。一向乐观的他非常专注地向围城中人咨询婚姻生活将要面对的种种麻烦和困难,除了不时叹气外还流露出不愿意面对婚姻的神情,大有迟疑和后悔之意。

  25岁的准新娘小晴和准新郎感情不错,但总觉得自己涉世未深,既为婚姻之后的爱情“保鲜期”担忧,也为夫妻间朝夕相处而发愁,总担心听说过或者看到过的种种不幸降临到自己身上。

  专家分析:

  保持开放心态能让你放松

  在婚前恐惧症的人群比例中,女性要大大多于男性,同时二者的恐惧因素也有很大差别。女性主要担心婚姻会产生变数,爱情不会长久。病因主要是因为生活紧张,总渴望一种自由散漫的生活。而由于经常听到关于婚姻的探讨,特别是听到涉及夫妻矛盾和责任关系的问题时候,便产生了一种恐惧心理和逃避心理。

  如果担心不适合未来的共同生活,在出现一系列“症状”后,双方不妨经常到对方家里多坐坐,了解他(她)的家人,或者和他(她)多谈谈他(她)的家人,直接或间接地了解未来家庭成员的生活习惯等,这个过程也是心理逐渐适应的渐进过程。对婚姻持久性怀疑和恐惧时,要保持开放的心态,能够去跟对方沟通交流,进而打消这种疑虑。如果对方突然不愿意结婚,不要急着否定双方的感情,应该多问问其担心和顾虑的原因。如果协调好,对婚后的生活也是很有利的。

     越快要结婚担心的事越多

  恐婚NO.2

  总结

  恐婚NO.3

  婚前恐惧对生活和工作都会有影响,通常“症状”是烦躁、脾气比较急、爱发火,有的人会沉默寡言,不愿多说话,进而影响到工作和生活。对此,心理专家提醒,如果爱人在两个人“结婚进行曲”中出现“杂音”,不要轻易怀疑爱情出了问题。好好地跟对方沟通交流,进而打消这种疑虑。无论出现任何事,类似他突然不愿意结婚这种事,可能你觉得很不舒服,但不要急着否定双方的感情,还是要多问问对方,可能对方有其担心和顾虑的原因,对方的担心未必是多余的,有时可能是很实际的。如果协调好,对婚后的生活也是很有利的。

  我买不起房 也供不起车

  每次,女友旁敲侧击地说起结婚的事,范先生立马就会转换话题,或是有些粗暴地打断话题。有几次两人跟朋友出去吃饭K歌,范先生的脸色也会变得阴沉,甚至有次在包厢里为了件小事跟女友的朋友争得脸红耳赤。

  其实,影响范先生心情的是高额的结婚成本。27岁的他在杭州还没买房子,即便家人帮着解决首付,每月和女友加起来的钱也不够按揭的。这还不算办婚宴拍婚纱照蜜月旅行的钱在内。日常里又经常看到听到同事朋友在抱怨生孩子后光买尿布的钱、奶粉的钱两口子都负担不起,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对于结婚,范先生也就越来越不敢提。

  专家分析:虚荣心让人攀比

  不可否认,现在年轻人结婚的成本是比以前要高出许多。于恩彦医师说了个事:前阵子网络上有个消息,说上海白领办个婚礼要100多万,花90多万买房子还免不了按揭,还有装修、车子、婚宴、旅行……“其实,支撑结婚高消费的主要的动机是攀比心理。”于恩彦说。

  “一辈子只有这么一次,一定要风风光光”,于恩彦认为,这些都是整个社会的虚荣氛围熏陶所致。而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一些尚处于事业起步阶段的年轻人就会对高额的婚姻成本支出产生恐惧感。

  不可否认物质是婚姻的重要基础,但物质不是左右婚姻的绝对因素。结婚也要懂得量力而行。现在有个说法,昂贵的“中国式结婚”已让不少人成为“婚奴”,被其套牢,跟“房奴”没什么区别,婚后的日子也不见得好过。

  结婚时新人完全可以做到统筹兼顾,量力而行,坚决杜绝互相攀比、盲目跟风,更不做“婚奴”。当然,在自己经济能力可以承受的前提下,尽量做得好一点也是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