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洋混搭,这婚礼有点不对味
身穿洁白婚纱,敬献离娘肉;出门跨过火盆,进屋切开蛋糕……这是近年来盛行于哈尔滨市新人结婚典礼上的仪式。进入结婚旺季以来,许多参加过婚礼的市民常有这样的感慨:"如今的婚礼仪式越来越讲究,啥都像,就是不咋像结婚!"哈师大艺术系教授韩宇蒙一语道破:这些婚礼缺乏文化味,婚礼仪式不应是简单的中西程序叠加。
"土洋结合"成婚礼标准模板
近日,一家专业婚庆礼仪策划公司为公务员赵先生和中学教师李小姐策划的婚礼,如同影视剧外景拍摄现场:娘家阳台外高挂的心形编结气球,与房前屋后红纸铺盖的马葫芦盖"相映成趣";身着礼服的一对新人,在完成闭门索红包、抛抓硬币、寻找藏鞋、偷碗偷筷、带走离娘肉、展示嫁妆、新娘跨火盆等一系列中式礼仪后,上演了一场西洋婚俗秀:新人共持酒瓶斟满香槟塔、放飞蝴蝶、点燃蜡烛、切开蛋糕……十几个程序依次推进。一场中西风格混搭的婚礼风情表演,随着业余歌手和魔术师等人的上场接近尾声。
一位近日频繁参加婚礼的老人感叹:"现在的婚礼比我们年轻时讲究多了,花样越来越多,可咋看都不像婚礼。土的洋的啥都有,实在有点不伦不类!"调查中,一家婚庆公司的服务人员告诉记者,近年来,这种"中西合璧"婚礼已成为本埠婚礼的标准模板。
"80后"催生"婚礼经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离娘肉、跨火盆,还是引路花童和放蝴蝶,种种或中或西的"礼仪",都是婚庆公司赚钱的"卖点"。每个程序都有固定价格,"讲究"越多,价钱就越高。一位婚庆公司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不仅哈尔滨,全国各地的婚庆市场都是一片红火。因为现在到婚嫁年龄的"80后"大多是独生子,结一回婚,家长都舍得花钱。婚庆礼仪公司无论什么样的点子一般都能得到认可,都能有人买单。
目前哈尔滨市拥有规模不等的婚庆礼仪公司几百家,本地婚庆网站也开通了几十家。随着婚庆公司的增多,婚庆行业竞争也愈演愈烈。为争取顾客,各家婚庆公司绞尽脑汁设计出名目繁多的典礼程序。一些婚庆公司派专人到图书馆和网上收集各种婚俗,再叠加成一个拼盘。记者在一家婚庆礼仪公司的婚礼文案上看到,婚礼仪式的程序列有81个借用中外婚礼习俗而成的环节,每个环节都是明码标价的卖点。
婚礼应注重品位与文化味
省社会科学院民俗研究人员郑薇认为,中式婚礼和西式婚礼都是一种文化,是经过不同民族多年积累下来的民俗艺术,采用哪一种方式结婚都不失为一种特色。当然,也可以将中西结合,推陈出新,但这种结合和创新,绝不是简单叠加。否则,就如同将中国画《仕女图》与西洋油画《蒙娜丽莎》简单地拼接在一起,毁掉的是两件艺术品。因此,面对巨大的婚庆市场,婚庆礼仪公司在利用婚礼程序制造"卖点"时,应注重增加婚礼的艺术品位和文化内涵。特别在"中西结合"时,要以艺术的眼光和手法使其融合得更具文化味,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赢得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