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仪手札:什么人适合举办中式婚礼

 

     我发现最适合举办传统中式婚礼的,是社区街坊间的联姻。

    住在同一小区街坊的小孩结婚,因为离得太近,经常会为怎样迎亲头痛。有的两家距离明明100步都不到,根本用不着拿婚车接新娘,但新娘家不干,非得让女儿坐车子去不可。好吧,新郎家只好规规矩矩地用婚车接,接到新娘后,肯定不能直接回家呀,那多没劲,只好在大街上绕一圈,招摇一番后回到小区,再进新郎家。

    招摇也是有难度的。因为按汉族人习俗,自古以来迎亲路线是绝对不能重复的,极忌讳返回。老话有“不走回头路”、“东来西走,不走重道”。走重道象征着婚姻要重来,新人不能从一而终,白首偕老。还有种说法,不重复迎亲路线是为了躲避恶鬼邪祟,怕它们等候在来时的路上捣乱使坏。绕道走,它们就白等了,阴谋就不能得逞了。

    所以,为了不走重复路线,和新娘家挨得太近的新郎家还得绞尽脑汁制定婚车路线。

    除非私奔,或与家人斗气,不然肯定没有哪个新娘愿穿着婚纱自己走到新郎家。倒是有一对,新郎聪明,他和新娘住前后楼,他是直接将新娘背到自己家的,他还管这叫“抢亲”。这种方式双方都接受,欢欢喜喜的,既浪漫、又省了一大笔租车费。

    还有更好的,就是用花轿娶亲,办传统中式婚礼。

    有天我在一家酒楼做司仪,看到另一对就是用这个办法。他们请了鼓乐队,奏着欢快喜庆的民乐,由4名轿夫抬着大红花轿到酒楼来。轿子的帘门是卷起敞开来的,新娘穿着婚纱坐在里面,笑容满面,既自豪又幸福。

    这支队伍由吹唢呐的领头,新郎戴着大红花跟在他后面。有点好笑的是,鼓乐队穿的是统一的民族服装,就是那种对襟的褂子,轿夫却都打扮成《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华安。而且,竟还有4个人煞有其事地举着“回避”的牌子。这些一看就知道是新郎新娘的街坊。他们来时,还前呼后拥跟了一大串嘻嘻闹闹的人,这些人来后都直接进了酒楼。

    后来问了这对新人的司仪,果然,他们都是附近小区的,因为住得太近,所以用了这种喜庆热闹的迎亲方式,举办传统中式婚礼。我觉得这种方式真好,成本低,又热闹。重要的是新娘可以坐花轿。想想,坐花轿是多少新娘的梦想啊,只有住得近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