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新娘:你准备好嫁了吗

 

准新娘:告别单身的放纵你准备好嫁了吗(组图)

  结束了一个漫长无春的“寡年”之后,婚礼进行曲成了2006年春季的主旋律。门庭若市的婚姻登记处是年度最繁忙的政府机关。排着长队等待领证成了一件时髦的趣事。日积月累水到渠成也好,心血来潮一时发昏也好,婚姻的围城即使再神秘莫测,也阻挡不了这些勇往直前的脚步。婚礼已经开始倒计时:白纱、红毯、佳肴、美酒、玫瑰、祝福……当幸福摇旗呐喊、蓄势待发时,你的心里是否隐约有一丝莫名其妙的不安与紧张,甚至偶尔还有临阵脱逃的念头呢?婚礼带来的兴奋与喜悦也常常因此蒙上了些许阴霾。请别担心

  ,并不是你们的爱情出了错,这些小小的不和谐音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病症,心理学家将其称之为“婚前恐惧症”。据不完全统计,有90%的新人或多或少存在类似的“恐婚”心理。

  大婚临头前的茫然

  安慧的故事:安慧今年28岁,与男友立仁相恋3年,感情稳固,结婚已是顺理成章。双方父母择日聚首,在亲切愉快的一次晚宴中决定了婚礼的日期。然而整个过程里安慧没有半点兴奋,反而有些茫然,仿佛大家在讨论的是一场别人的婚礼,完全与自已无关。当立仁向她征询相关婚礼细节的问题时,她有些不知所措,心慌意乱,甚至有大哭一场的念头。她自问与立仁的感情一直相安无事,婚姻也是她期望的圆满结局。但这个结局如期而至时,她却不知如何面对。优秀体贴的丈夫,通情达理的公婆,安逸舒适的生活……未来的一切都无可置疑,却反而变成了心底的一场豪赌。妻子这个角色突如其来地成为安慧生活里最高难度的挑战,她害怕自己没有必胜的砝码可以将幸福进行到底。

  心理学家分析说:“这种现象属于初期的婚姻恐惧,尤其会在双方谈婚论嫁的阶段产生。其主因是生活方式的即将改变使一方或双方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对于自己是否能够适应这种从女儿到妻子(或儿子到丈夫)的转变心存怀疑。而社会舆论对婚姻负面问题过多的剖析及宣传,也间接导致现时代的准新人对于婚姻能否健康发展的过分忧虑,担心爱情就此进了坟墓,双方会在柴米油盐中将幸福一并埋葬。”

  BIBA建议:婚姻是人生的重大选择,在迈出这举足轻重的一步时心存疑虑是正常的心理现象,担心自己不能胜任结婚之后的新角色也是人之常情。虽然婚姻没有标准的范本可依,但这毕竟是“大众化”的营生,几乎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转变,船到桥头自然直。失败的婚姻虽然举不胜举,但幸福的故事也比比皆是。不能过高要求,盲目地幻想完美的二人世界,把对幸福的期望降落在更实际的起跑线上,重要的是给自己,给对方,给两人的未来充分的信心。杞人忧天不如收拾心情整装待发,必要时,更可以去享受一下美体SPA,定期护理皮肤,或者上健身中心,在YOGA忘我的境界里舒缓筋骨,既能放松心情,也能为婚礼时保持最佳状态做好充分准备。

  你准备好出嫁了吗?

  告别单身前的放纵

  Betty的故事:温顺乖巧的Betty最近成了好友圈中出了名的趴T动物,有约必到。即使趴T当天加班,累成半死也不误了最后的狂欢。更奇怪的是,每次聚会都是单身赴约,曾经如影相随的男友李先生最近人间蒸发,消失在大家的视线里。正当大家纷纷猜测Betty与男友发生情变,可能出现感情空窗的时候,她突然扔下了大把的红色炸弹,宣布一个月后正式升

  级成为李太。而这一个月中她的趴T瘾还是有增无减,李先生仍然不见踪影,而Betty在聚会时却常常无精打采,心神不宁,不时地拨弄手机,又不见她真的跟谁通话。最后朋友们终于忍不住追问实情。原来Betty与男友都觉得婚后难免束手束脚,难以拥有完全的私人空间,现在不玩更待何时。为了避免在婚后留下更多的遗憾,他们希望可以在婚前的最后时间里尽情享受单身的乐趣。于是他们各自为政,互不干涉,甚至约定不能追查对方行踪。相濡以沫之前,他们选择先相忘于江湖。

  针对这一婚前现象,心理学家的观点是:“这属于一种男女双方都可能产生的隐性婚前恐惧现象。它虽然不是疑惑与焦虑的直接表现,但正是因为对婚后生活不确定性的猜测导致了某种性格及生活方式上的突然转变。这种恐惧心理过分夸大了婚姻生活的负面效应,使原本如胶似漆的二人在婚前的最后阶段里下意识地相互回避,过分沉溺于单身生活旧模式中,十分不利于向婚后生活的自然过渡。”

  BIBA建议:就像一个长期自由职业者要到一个朝九晚五的岗位上班,婚姻也需要一个自我调整与适应的过程,更需要我们做出一点牺牲。但这并不意味着个人空间的全线失守。既然双方都已经意识到私人空间对于自身的重要性,更应该能理解对方希望在婚后保留私人空间的意愿。私人空间并不等于欺骗与背叛,而是建立在双方相互理解与信任的基础上,是婚姻生活中能使双方各自喘息、自我放松的弹性地带。抓住婚前最后一点时间兀自挣扎,徒劳而无益。不仅独自寻欢无果,反而还会因为无端猜测对方行踪而忧心忡忡。其实现代的婚姻并不是密不透风的围城,你也不是囚于城内的困兽。试着站在更乐观的角度看,婚后你可以名正言顺地相互分享对方的聚会,玩乐的机会也相应翻倍。双方都可以结识更多的朋友,得失与否,并不难计算。

  一锤定音前的犹疑

  玮玮的故事:玮玮最近就像一座长期休眠后猛然爆发的火山,而男友Ken不幸沦为重灾区。为了下个月婚礼上的各种细节,他们几乎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闹。相恋五年,同居两年,可她的每个喜好仍然是他的盲点,居然连她最喜欢的颜色,最喜欢的花他也答不上来。对于喜宴的菜单,礼服的款式他也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即使给出意见也往往与玮玮的

  选择相左,牛头不对马嘴,全然没有恋人之间应有的默契。而最让玮玮耿耿于怀的是Ken对于这样的分歧没有半点自我检讨的态度,反而更多地认为是玮玮在无理取闹。于是,回家成了玮玮越来越害怕的负担。与此同时,同事多年的Tony的开解却成了她最妥帖的安慰。在即将走上红毯的这段日子里,玮玮甚至开始质疑自己为什么会选择了Ken?

  心理学家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是最典型的婚前恐惧症,一般出现在婚礼前的一个月或一个星期内。症状明显地表现为直接争吵,脾气暴躁及内心的恐慌不安。婚礼筹备的点点滴滴都需要两人协商决定,分歧在所难免。而分歧越来越多导致准新人们对于将要开始的婚姻生活是否能幸福无忧的怀疑加剧。在常人眼里不足为道的某些缺点也会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无限扩大,使一方不仅开始怀疑自己的选择,甚至还会对其他异性产生相见恨晚的感觉。”

  BIBA建议:对于相恋多年或已经

  同居的恋人来说,结婚更多的只是一种形式,感情生活的本质并不会因此产生太大改变。如果在爱情的马拉松里你已经有点困倦,不如在婚前做一次简单的暂停,改变同居的状态或减少见面的次数,让距离帮助你驱除对他的审美疲劳,保持爱情的新鲜度。而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的选择,相信你最初的直觉,相信你多年的坚持。某些让人垂涎的诱惑只不过是对于爱情在特殊时间里的一次简单考验,提醒自己时刻保持冷静,便不难轻松越过。

  专家统计的结果显示,女性“恐婚”的比例要大大高于男性。现代都市女性工作节奏高度紧张,职场的你争我斗更使得我们潜意识里渴望一种自由轻松的生活,而婚姻带来的却是繁重的家务与更多的责任;越来越普遍的婚前同居也使女性对婚后的生活彻底失去了新鲜感;事无巨细的婚礼筹备更是让准

  新娘们身心疲惫。在种种诸如此类的负面因素的推波助澜下,如何才是缓解心理压力顺利步入婚礼殿堂的良方呢?BIBA认为,婚前一两次小小的口角,无心的争执,意见的分歧并不代表你在婚姻对象的选择上真的出了错;各自为营,玩乐放纵的消极态度也只会让“恐婚”雪上加霜;在你感到焦虑不安甚至狂怒失控时,千万不要寄希望于戏剧性的灵犀相通,一次敞开心扉的交流才是最佳的灵药。大胆地向对方说出你的困惑,在直接的沟通中,让他明白你最近的坏脾气事出有因,让他一起分担你的害怕与忧虑。他的安慰会是意想不到的镇定剂,对症下药,一定功效百倍。勇敢的倾诉更是一次自我释放自我减压的过程,有时也许不需要对方的开解,你就能为自己问诊把脉,理清症结所在。

  爱情也许会成为快餐,但婚姻绝对不会是一碗速食面。我们越是谨小慎微,深思熟虑,越容易在迎接它来临的过程中心怀忐忑。不要让婚姻快马加鞭,给自己一个足够的心理调整期,按部就班.